picture from nipic.com
也許是我的大逆不道,對於大部份人都喜歡都喜氣洋洋的新春佳節,我向來都沒有好感的。除了假期和紅包外,我一點都不喜歡過年。
- 天氣--在北半球,新春佳節仍是寒冷的冬天,然而在赤道國家如大馬卻是熱死人的大旱季。因為家裡都沒有冷氣,過年放假呆在家裡好比是在家裡做免費「桑拿」。加上電視節目又悶又無聊,所以「悶熱無聊」就足以概括我的農年新年。
- 烤期--沒有人喜歡考試,然而我們學校的考期總在新春過後,所以過年時的那幾天假期,總是讓我又愛又恨的。
- 燥音太多--不明白,何以新春歌曲總是要咚噥咚將的打鑼敲鼓,而且年年如此重復,幾乎沒有新創的,不明白這些賀年歌曲怎么還有市場。不但絲毫沒有新意,又吵鬧喧嘩,聽了只覺煩厭。可怕的是,幾乎所有商店從新年前的一個月就開始播於這些賀年歌曲,吵得我只想逃,都沒心情添置任何東西了。
除此之外,每年除夕和年初九都是我最頭痛的日子,因為這兩天的夜晚是鞭炮聲最多最吵的日子。因為家裡常開賭,所以我一般都是早早睡下,然後在半夜時分起身溫書苦讀的。開賭的斗鬧聲加上左鄰右舍的鞭炮聲,總是讓我睡也不是坐也不是,真不知該往哪裡逃,更不用說溫書準備考試了。 - 人山人海--因為討厭塞車討厭排隊討厭吵鬧討厭推擠更討厭浪費時間,我向來就最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。新年前後,不管去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的。每次見到人多,就感覺很大壓力很不自在,往往都匆匆逃回家去。特別是新年期間,許多逗留在城裡的人都愛往到購物廣場和戲院裡享受冷氣,以致人多得可怕。算了,我還是呆在家裡休息更好,結果今年我破紀錄的足不出戶,直至年初四才出門找食+添購食物。
- 拜年--小時家裡沒有私人交通工具,所以每次拜年都得轉乘不同的公共交通到不同的親戚家裡去,加上這裡的公共交通很不準時又不方,所以十分費時勞神。然而我又沒有年紀相近的親戚,去到親戚家我又沒有玩伴沒有聊天對像,長輩們說的那些人又聽不懂誰是誰,只能像傻瓜般呆呆坐著。最最最最可惡的就是,去拜年時,我對自己的穿著沒有選擇權,郁悶極了。所以自從可以選擇不去拜年後,我就沒見過那些親戚了,現在即使見到面我都不知道對方是誰。
- 穿著--新年穿新又如何?對於自己的過年新衣服,我向來都沒有選擇權或決定權。永遠被規定必須穿裙子,不但對於裙子的款式,我沒有選擇權,而且一定是我最討厭的紅色,真是苦不堪言。回想起來都覺得難過,所以自從爭取到選擇權後,我幾乎沒有紅色色系的衣服,也從不在休閒時穿裙子。近幾年,我簡直沒有為新年添置任何新衣服。
- 萬物漲價--新年總有不成文的奇怪傳統,所有吃的喝的都會自動調漲,理由是「過年」。然而,過了年後,也不見得會自動回落。
話說回頭,我到底是黃炎子孫,新年還是要過的,至少可以拿紅包,可以大吃大睡,更可以感受到彌漫在空氣中的歡騰氣氛。只是,我不會特意去庆祝而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