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February 13, 2007
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

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
黃鶴一去不復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
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
日暮鄉關何處是?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黃鶴樓  作者: 崔顥



我很笨,常常會迷思自己何以會那么迷戀中國那一大堆的歷史古蹟。我知道它們很美,可是卻說不出何以為美;我向友人推荐,卻常說不出它們的特別之處。往往只好說,總之這些地方很有歷史價值,很值得也很應該去看。朋友聽了,也許大部份都不以為然。也許,他們知道的古蹟只有長城,想看的只有北京、深圳、廣州、上海這些城市,至於這些城市有些什么特別的地方,相信他們也說不清楚。別的不說,昨天讓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朋友看我上回去中國拍的照片,結果因為我不擅講解,成了對方的催眠劑,照片沒看完,對方已睡著了。苦也。

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揚州。
孤帆遠影碧空盡,惟見長江天際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  作者:李白


話說回頭,我真的很享受當年的長江三峽遊。只是這樣的享受,似乎只能意會,無法言傳。現下身邊的大部份朋友都是受英文教育,少讀中國歷史,不懂中文,對本身的文化也一知半解,更不懂中文詩詞之美。所以,真不懂該如何讓他們了解這些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性,更無法說明自己的迷戀。男人四十裡,看梅姐吟詩,看長江的畫面,總會讓我特別興奮……快看快看,這就是長江三峽,我跟朋友說,可是往往總只有我在興奮。



如今,經馬家輝點醒,才知道,原來早在我們年幼時,在我念書時,就對這些歷史、文學與詩詞刻骨銘心了。這些記憶,就像招魂那般,讓我魂牽夢迴,讓我掛念,讓我為一次又一次的為它著迷。不多說了,且摘錄些馬家輝的文字,為我的黃鶴樓做些補充吧。


日暮鄉關何處是, 煙波江上使人愁。故人西辭黃鶴樓, 煙花三月下揚州。一鞭直渡清河洛,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, 騎黃鶴。 這樣或那樣的字句組合, 遠從千載而下, 像刻石一樣被牢記於所有稍稍讀過文學的人心中, 我們就是為此而來的, 像召魂一樣, 每個字都像一聲響鐘, 把我們喚來, 誘惑我們來引証前人眼睛所曾見過的長江景緻。
今之黃鶴樓已非昔之黃鶴樓。兩千多年前的那座古樓建於武昌蛇山磯頭, 朝代來去, 火劫難逃, 它被燒了多次也重建了多次, 眼前這圍樓閣乃建於一九八四年的當代產物, 而且原址已被長江大橋所建, 黃鶴樓之當前所在地乃比原址高出一千多米, 但因大名罩頂, 大家來時, 想像昔時詩詞舊事, 也就把假當真, 懷假之古、思古之幽了。

「昔人已乘黃鶴去, 此地空餘黃鶴樓」, 其實連樓都沒有餘下; 餘下的, 只是各人的幻想與理想…………


以上文字摘錄自馬家輝稿紙以外武漢馬家輝稿紙以外-頂硬上


【延伸閱讀】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