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1: 滿天神佛的三國古城 Bhaktapur
Departure
搭的是馬航,因為時間安排上較方便也較好,當然,也因為我向來都不喜歡亞航。目前只在每逄星期二、四、六才有航班來往尼泊爾。本以為既然亞航都飛加德滿都了,相信我搭的那航班應會較為少人,豈知卻是滿座。連在登機口的工作人員都問我,是否有什麼特別的節日活動,怎麼那麼多人去尼泊爾。我答:或許是世界末日,大家都出逃到尼泊爾去避難吧?
源起
Bhaktapur是在加德滿都谷地(Kathmandu Valley)的第三大城,據稱是尼泊爾三大古城中,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。本不在行程中,是我要求導遊順道停留在Bhaktapur讓我們去看看這個尼泊爾瑰寶。由於功課做得不夠好,而且記性又差,所以當時我連它的名字都記不清,就只記得不能錯過這古城,還有,它的門票價格。看,守財奴就是這樣,只記得和錢有關的事。
Bhaktapur的門票是尼泊爾所有景點中最貴的,要Rs1100(尼泊爾錢幣稱為盧比Rupee,簡寫Rs,匯率約USD$1=Rs87),值不值得則見仁見智了。我倒是很喜歡它的門票,不只設計,連紙質也很古色古香。至於附送的Brochure,那地圖和我們要參觀的古城和廣場是兩回事,根本不能用。
Bhaktapur自八世紀就存在,自12世紀到15世紀都是尼泊爾的首都,直到18世紀初,Bhaktapur自立為國。當時,Bhaktapur跟Patan以及Kathmandu都是國勢最強的,為三國鼎立。現在它是一個保存得很好的中世紀皇城,這裡有着許多瑰麗的寶塔和shikhara風格的廟宇,還有一個55窗口的磚石和木材建造的宮殿,既莊嚴神聖又古色古香,讓人看得目不暇給。
先註明一下,此篇文中的所有照片都能點擊放大來看(click to enlarge)。
The Lion Gate
我們是廣場西邊進入,一進門口,就看到一間高中的大門。當時覺得很奇怪,高中竟在古城中,就拍下照片來。回來才知道,原來這叫Lion Gate,門右手邊是石像是有12隻手的Bhairab(Vishnu的凶惡形象,是男神也是女神)和左手邊有18隻手的Ugrachandi(Parvati的恐怖化身Durga)。傳說其雕像師在作品完成後,被國王砍掉雙臂,以確保雕像的獨一無二。
Char Dham
就在Lion Gate的對面,是Bhaktapur Durbar廣場(又稱為Layaku)的四座聖廟,統稱Char Dham。這四座聖廟都代表着在印度的同名印度教朝聖地點,主要目的是讓那些無法到原趾的教徒可以在此朝拜。雖然代表着在印度的同名朝聖地點,可它們的外形和原趾是完全不一樣的建築。
National Art Gallery
National Art Gallery的前身曾是昔日皇宮的Malati中庭(Malati Chowk)。門口左邊的石像(1698年)是猴神Hanuman Bhairav,右邊的是獅人Narsingha。
The Golden Gate and The Statue of King Bhupatindra Malla
左下圖是The Golden Gate (或稱Sun Dhoka),由Ranjit Malla國王在1753年建造,是皇宮的主要入口。這座金碧輝煌的大門,和其華麗的雕刻被視為世上數一數二的代表佳作。大門兩旁的門框上雕刻著十個不同的神靈,鍍金屋頂上的兩側站着大象和獅鷲(Griffin)的金塑像,還有兩枝外形像尼泊爾國旗的金旗。金門的上方刻有四頭十臂的Taleju Bhawani女神像。中下圖的是Bhupatindra Malla國王的塑像,這座貌似向着皇宮跪拜雕像是整個廣場中最搶眼的建築之一。石像後方八角形的三層建築物是Chayslin Mandap,是個供旅人和朝聖者休憩的空間。石像右邊是石廟Vatsala Devi。
右上圖為Shikhara式石廟Vatsala Devi,建於17世紀,供奉的是Durga女神的化身Vatsala女神,有着許多精緻的雕刻藝術。廟前右邊的是The Bell of Barking Dogs,在1737年由國王Ranjit Malla建造,作為每日宵禁的警鳴。據說在這鐘響鳴時,在這附近的狗都會開始狂吠和嚎叫。
The Palace of 55 Windows
The Palace of 55 Windows由Yaksha Malla國王建於1427年,并由Bhupatindra Malla國王在17世紀改造。皇宮的外牆有着55個設計壯嚴優雅並雕上神祇的木窗,是一個獨特的木雕傑作。
Taleju Temple and Naga Pokhari (inside the Palace)
左上圖為皇宮裡建於1553年的Taleju Temple,非印度教教徒止步。右上圖為Naga Pokhari(黃金噴泉),是國王的浴池。照片裡的蛇頭都只是裝飾品,沒有任何作用。
Taleju Bell and Siddhi Lakshmi Temple
左下圖為Taleju Bell,由Jaya Ranjit Malla建造,用於向Taleju女神祭祀祈禱時。右下圖為Siddhi Lakshmi Temple(又稱為Siddhi Laxmi Temple),建於17世紀。兩座建築物都位於皇宮旁。

Fasidega Temple and Pashupatinath Temple
![]() | ![]() |


Bhairavnath Temple and Nyatapola Temple at Taumadhi Tol (Taumadhi 廣場)
左下圖的Bhairavnath Temple建於17世紀初,當時只是單層。第二層是在18世紀初加建的,第三層是在1934年加德滿都大地震後進行復修時加建。右下圖為Nyatapola Temple奉祀着女神Siddhi Laxmi,建於1702年,它屹立在5層台階上,是Bhaktapur最高的建築物,亦是Bhaktapur的地標。它的每層台階上蹲一對石像,順序而上為著名的大力士手Jaya Malla和Phatta Malla,大象、獅子、獅鷲,以及分別化身為老虎和獅子的Baghini和Singhini女神。每上一層的石像的力量,都比下層的石像強上十倍,而最低層的Jaya Malla和Phatta Malla的力量則是普通人的十倍。
Tadhunchen Bahal
藏身於一大堆的印度教廟宇中的佛教廟宇Tadhunchen Bahal,真的很難在網上找到其相關資料,幾乎連它的名字都查不出來。這座廟宇又稱為Chatur Varna Mahavihara,建於1491。根據在網上搜尋到的資料顯示,這是尼泊爾的活女神Kumari的起始處;這一點有點奇怪,Kumari活女神似乎是印度教女神,怎麼跟這座佛寺有關連了?

Bhaktupar Map from PlanetWare.com
就這樣,導遊只隨意的帶我們看了這些建築物就離開了。說起來是有點不值,我們付的是Rs.1100的全票價格,卻只看了約50%的建築物。後悔也沒用了,誰叫我們沒做好功課?其實這古城真的很值得參觀,幾乎每走上幾步又有一座古蹟又一個驚喜,感覺上這些古蹟比土耳其Ephesus的都還要精緻美麗,雖然其重要性和輝煌程度都不及Ephesus。
末日之旅全記錄
- 末日之旅 - Itinerary
- 末日之旅----前記 - Visa Application
- 中世紀之戀 - Bhaktapur
- 天上人間 - Nagarkot
- 莫問一生 - Nagarkot to Pohkara
- 魚尾山下 - Pokhara I
- 斷線木偶 - Pokhara II
- 永恆的佛眼 - Swayambhunath Stupa
- 眾神廣場 - Kathmandu Durbar Square
- 生命的聖地 - Pashupatinath Temple
- 生生不息 - Bouddhanath
【相關參考資料】
- 《尼泊爾,玩全祕笈》(最新修訂版)簡如邠著,華成出版,出版日期:2012年9月 ISBN:9789861921242
- Bhaktapur 360
- Bhaktapur Official website
- Bhaktapur @維基百科
- Bhaktapur Durbar Square @維基百科
- Bhaktapur @lonelyplanet.com
For the car rentals service: click here
ReplyDelete